全国服务热线:18614075627

欢迎光临北京午晟智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官网!

午晟智造特种建材

WU SHENG INTELLIGENT CO., LTD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什么是二次灌浆
来源: | 作者:午晟智造 | 发布时间: 1056天前 | 960 次浏览 | 分享到:

什么是二次灌浆

二次灌浆是指用细碎石混凝土或水泥浆将设备底座与基础表面空间的空隙填满并将垫铁埋在混凝土里,以固定垫铁和承受设备的负荷的一种技术。

二次灌浆是浇灌基础时预先在基础内留出地脚螺栓的预留孔。在设备安装时再把地脚螺栓安装在预留孔内浇灌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使地脚螺栓牢固。它的优点是地脚螺栓便于调整和便于设备安装。缺点是现浇的混凝土与原基础的结合不如一次灌浇牢固。

1、基本灌浆工艺及模板图(图-1)

 

  2、不同设备类型的灌浆工艺和模板图(图-2 ~图-9)





3、在结构修补、加固过程中的灌浆工艺(图10~图13)


 

  一般的施工工法:

  溜槽施工法(自重法):用容积10公升左右的水桶运送灌浆料,经过溜槽灌入槽内。利用该材料流动性好的特点,在灌浆范围内自由流动,满足灌浆要求。

  高位漏斗施工法:漏斗顶面高度应在2m以上。上口直径400mm左右,下口直径90mm左右,漏斗高500mm左右,下口能接上外径为100mm左右的橡胶管。橡胶管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漏斗和橡胶管除当时使用的数量外,必须有一套备用品。应有10个以上数量的桶,保证施工的连续性。用高位漏斗灌浆,宜从设备底座中央开始灌浆。

  压浆泵施工法:主要设备有压浆泵和足够长度的外径为100mm左右的橡胶管。除以上之外,还应有备用泵和橡胶管。

  在施工中如果出现跑浆等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因此,在施工中应配备木工和备妥木料等支护材料,随时处理。

  施工的准备工作:

  1、计算灌浆料用量:

  每立方米灌浆层(孔、槽)需购灌浆料重量约2170kg。请适当考虑损失系数,一般为1.05。

  2、模板支设与基面处理:

  设备基础表面应基本平整,凸凹表面高度差应控制在20mm以下。基础上表面与设备底座下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以50~100mm为宜;基础表面与设备底座之间的间距小于50mm时,根据灌浆区域面积及现场实际情况,可采用细骨料灌浆材料。间距大于50mm时,宜采用我公司生产的粗骨料灌浆材料冬季施工宜采用防冻型。

  按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接缝,模板与基础表面的接缝用水泥浆,粘胶带等勾缝,粘贴严密,达到模板槽内无一漏浆的程度。

  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应大于200mm,最少应有设备的一侧与模板的水平距离大于200mm,以便在施工过程中插入竹条拉动导流。

  模板顶面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表面标高50mm左右。

  在灌浆一侧中央部位必须做施工用斜溜槽。溜槽上口高度一般自基础表面算起不小于500mm,最小应高于施工最终表面的400mm。

  基础表面和设备底座下表面不能有油污、泥土等污物,基础表面先用压缩空气吹一遍,然后用压力水冲一遍。

  在施工前6~12小时,洒水将基础表面充分湿润。施工前1小时,用压缩空气吹净浮水,也可用棉布、棉丝、海棉等物把水擦吸干净;要注意坑凹、拐角、地脚螺栓等处不可有积水,注意检查有无施工残留物。

  3、需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

  (1)秤量为100kg的台秤一台,精度0.1kg,秤水、秤料用;

  (2)温度计三只(测量现场气温、水温、料温);

  (3)人工搅拌时,预备1×2m拌板2块、平锹若干;分两组搅拌,以保证连续灌浆;

  (4)机械搅拌时,混凝土搅拌机或砂浆搅拌机两台,以要保证连续灌浆;

  (5)小水桶(容积约5升),最好是铁皮桶,8~12个;用其连续运送灌浆料;

  (6)竹劈子宽30~30mm,长度(L+500mm),L为设备宽度;准备4~8条,供疏导灌浆料用;

  (7)塑料基粘胶带若干卷;贴木模板接头和接缝,防止漏水;

  (8)准备检验强度用试模;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40mm×40mm×160mm或100mm×100mm×100mm试模;(按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分两类进行养护;一般龄期有1天、3天、28天四组;必要时,可增加组数;)

  (9)准备必要数量的麻袋或草帘等,供灌浆完毕时覆盖养护用;

  (10)准备必要数量的模板材料,最好采用木模板;如果采用泵送法灌浆,因有压力作用,连接模板需要钢板连接件;

  (11)采用泵送法或高位漏斗法灌浆时,需要必要长度和适宜管径的胶皮管或塑料管;

  (12)为了供应搅拌用水,需要必要长度的水管和一个大油桶(贮水用)。

  施工操作:

  灌浆料拌和水以重量计。水必须称量后加入,精确至0.1kg。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使用其他水源时,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机械搅拌:将灌浆料倒入搅拌桶(或准备好的搅拌盘)内,干粉搅拌1分钟后,加入规定的水量,再搅拌不少于2分钟即可使用(机械搅拌以2~3分钟为宜)。

  人工搅拌:先将灌浆料倒在拌板上,而后加80%水量,搅拌4~5次后加所剩的20%水,搅拌4次。搅拌要边翻倒边插捣,使之彻底均匀,并增大流动性。人工搅拌一般要求5分钟以上,建议一次搅拌100kg左右为宜。

  搅拌完的拌和物,随停放时间增长,其流动性降低。自加水算起应在1小时内用完。如发现刚搅拌完的拌和物表面上有浮水,这表明水量过多,应再加一些灌浆料干料,适当搅拌将浮水“吃”光。有浮水会降低膨胀效果。

  建议加水量:灌浆料的加水量一般控制在13%~14.5%之间(重量比):水=1:(0.13~0.145)),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可由厂家推荐加水量,原则为不泌水,流动度不小于240mm(不振动自流情况下)。加入规定值的水量时,材料搅拌后粘度随大,但不影响流动度。切不可加过量的水或掺入任何其它外加剂和外掺料,以免影响使用效果。

  验收标准:工程验收方法参照《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附录A检验方法执行;防冻型,防冻指标控制在-10℃~-15℃。有特殊要求时,公司根据客户订单具体调配。

  注意事项:

  1、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在模板支设完毕,而且设备基础表面充分、全面润湿之后,经检验确认全部模板不漏料浆时开始施工。

  为防止在灌浆过程中窝住空气而产生空洞。应从一侧灌浆,直至另一侧溢出为止,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一旦灌浆开始,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要求设备底座有位置合理,大小适当的排气孔。排气孔的直径最小为100mm左右。

  采用高位漏斗或压浆泵施工时,可以从设备底座中央开始。但应注意施工后橡胶管不宜拔除,另外还应防止拔管后留下的空孔。

  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如果用振动器振动,一是施工层上表面会产生气泡;二是颗粒大的骨料下沉,水泥浆上浮,影响结构层与设备底座的粘结。用竹板拉动导流时也不宜拉动次数过多。

  灌浆层厚度超过100mm时,最好分两次施工,最后一次的厚度应小于100mm。

  当灌浆层厚度超过100mm时,并且不能分两次施工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灌浆层上表面是否有泌水,如有泌水,应用较干的灌浆料将泌水吸入拌和物中。

  灌浆层上表面(一般为模板顶部标高)高出设备底座下表面以上50mm时,停止施工。如果实际工程不需要保留时,可在施工完毕后4小时左右硬化前用抹刀或其它工具轻轻铲除不需要的部分。

  有剪力坑的大型设备基础,应先灌剪力坑,24小时后可再进行面层的二次灌浆。

  灌浆完毕后,应立即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草袋或岩棉被等。对于设备底座四周的灌浆层外露部分有三种处理方法:

一、在施工完毕4小时左右硬化前用抹刀或其它工具轻轻铲除外露部分。铲除后立即覆盖湿草袋等物进行养护。24小时后,可用砂浆抹面,这样可以防止外露部分因无约束条件而出现裂纹,并且美观。

二、在抹面时撒一层钢纤维,也可起到防止裂纹的作用。抹面后覆盖潮湿草袋等物浇水养护。

三、不做裂缝处理,抹面后覆盖潮湿草袋等物浇水养护。

 

  浇注一台设备或施工后,留做试块四组。其中两组标准养护,两组现场同条件养护。按要求定期进行强度检验。试模尺寸:40mm×40mm×160mm。

 

  施工后24小时内灌浆层不可受到振动。

  当气温在+5℃以下时,应按冬季施工采取措施方可使用;尽管型具备抗冻能力,但为了尽快使灌浆层达到设备安装所需的最低强度,建议采取保暖、养护措施。冬季施工中,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用热水拌和灌浆料,水温应在50~65℃之间,以保证材料的入模温度大于5℃。夏季施工中,环境温度高于40℃时,应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

  2、混凝土结构加固和改造

灌浆料栽埋钢筋,其钢筋类别、钻孔直径及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采用Ⅱ、Ⅲ级钢;

  钻孔直径应符合下表要求:

  

 

  钢筋直径不大于25mm时,栽埋钢筋的锚固长度应大于15倍的钢筋直径。(应满足现行设计规范和设计要求。)

  栽筋成孔要求原有结构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20MPa,栽筋孔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2mm,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成孔后应清孔、清除粉尘及孔内积水、检测孔的深度、并临时封孔。栽筋前,用水湿润孔。灌浆前,清除孔内积水。

  灌浆料的拌和用水量应比推荐用水量减少1%~3%,具体加水量应视现场要求而定。

  灌浆料栽埋钢筋,应先将拌和料灌入孔中,再插入钢筋,调整位置及标高,并予以固定。

  灌浆料加固梁、板、柱时,混凝土、板柱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 5)的要求。

  灌浆料配置,参见施工操作内容。根据设计的要求,也可按比例加入洗净的豆石(粒径5~10mm),但最大加入量不得超过高强无收缩灌浆料重量的1/3。

  清扫梁板柱混凝土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浮灰、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灌浆前24h,加固混凝土表面应充分湿润。灌浆前1h,应吸干积水。按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模板不得漏浆。模板顶部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处理。

  灌浆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将拌和好的灌浆料灌入已支设好的模板中;

  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脱模前应避免振动影响;

  拆模时间依据上节“设备基础二次灌浆”中的“拆模和养护时间及环境温度的关系表”执行。

  用)灌浆料进行混凝土孔修补时,其孔洞的处理、施工准备及施工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将孔洞周围已松动的混凝土剔除;

  材料的配制同第7节施工操作有关要求;

  施工准备参照上节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有关要求。

  3、地脚螺栓锚固

  地脚螺栓常用形式有弯钩、直钩、U形、锚板、直杆等多种形式,根据设计需要选用。

  钻孔与预留孔,根据螺栓直径确定相应的孔壁距离。

  




 

  螺栓埋设深度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施工准备:地脚螺栓成孔时,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20MPa,螺栓孔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2mm,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成孔后应清孔、清除粉尘及孔内积水、检测孔的深度、并临时封孔。栽筋前,用水湿润孔。灌浆前,清除孔内积水。

  螺栓插入后,应校正其水平位置及顶部高度,并予以固定。

灌浆料的拌和用水量应比推荐用水量减少1%~2%,具体加水量应视现场要求而定。

灌浆料锚固地脚螺栓时,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将拌和好的灌浆料灌入螺栓孔中,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插捣;灌浆结束后不得调整螺栓;

  灌浆施工不易直接灌入时,宜采用流槽辅助施工;

  灌浆过程中发现表面有泌水现象,应布撒灌浆料干料,吸干水分。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凉水河路龙山跃1            号楼813
电话:18614075627
传真:18614075627
邮箱:649595133@qq.com